近日,記者從哈爾濱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獲悉,為進一步延展城市內河整治成果,滿足市民持續改善沿岸生態環境的愿望,今年,哈爾濱市繼去年完成馬家溝文道橋至宣化街景觀河堤石籠網改造建設的基礎上,分別實施了馬家溝一匡街至文道橋和宣化街至南直路河段共計6.3公里的景觀河堤石籠網改造工程。目前,該工程已完成全部年度建設任務,進一步改善了沿岸生態環境,拓展了周邊居民休閑娛樂空間。
據介紹,馬家溝是哈爾濱最長的一條城市內河,也是改造最早的城市內河。在建設過程中,市建委秉承“四個堅持”的建設理念,努力打造集自然生態、人文景觀、歷史文化于一體的馬家溝生態景觀廊道,方便周邊居民休閑健身。
堅持防洪優先。充分考慮部分改造區域屬松花江回流河段,防洪標準較高的實際,同步推進河堤石籠網治理,累計清運淤泥4萬立方米,砌筑擋墻11公里,鋪裝河底板7.2萬平方米,進一步提高了河堤石籠網行洪斷面和行洪能力。
堅持全線貫通。充分利用既有二層平臺,新建慢行道路9公里,堤頂道路7.5公里,跨河橋1座,形成貫穿全線的沿河慢道體系,實現了宣化街、華山北路、東直路及太平大街等城市主干路的行人橋下穿越通行。
堅持便民宜居。為充分滿足沿線居民親水需求,新建臨河親水平臺19處、5100平方米,并在人口密集小區周邊新建廣場及景觀節點25處、1.9萬平方米,進一步拓展了百姓休閑娛樂空間。
堅持生態綠化。有效利用兩岸堤坡閑置土地,大面積種植柳樹、丁香等喬灌木,現已種植喬木3200株、灌木6700株、地被植物3.7萬平方米,形成了沿河綠色生態廊道。